锚定“双碳”目标,赋能“双碳”之城
——中国二十二冶承建湖北咸宁南玻光伏封装生产线项目
●王珺
时下,“碳达峰”、“碳中和”备受关注。为应对全球气候条件的变化,我国作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承诺。为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作为建筑行业“国家队”的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深知央企肩负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二十二冶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多项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了地方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兼具了收获经济和生态效益。
“建造一个高达百米的烟囱,对技术要求较高,且整体施工难度较大,我们在施工前预先进行多次施工模拟,最终采用BIM液压提升移模工艺,有利于混凝土的成型,避免了施工累计误差,且后期的模板拆卸更加方便。”项目总工在施工现场指着高99.98m的烟囱说道。近年来,在湖北咸宁着力打造低碳产业引领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中国二十二冶承建的南玻光伏封装生产线项目正在以高起点、高标准助力咸宁打造“双碳”之城。
据了解,南玻光伏封装生产线项目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高新区龟山路35号,总建筑面积126001.26平方米,是涵盖压延联合车间、压缩空气站、碎玻璃系统、水处理、烟囱、余热发电及硫尘硝一体化工程等单体的土建工程,该项目是咸宁南玻进一步扩产扩能、主动融入全球碳中和时代、加速可再生能源替代的重点工程,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助推当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咸宁绿色低碳产业加速发展。
“在施工中,我们发现地质勘察显示的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为保证施工进度的有序进行,在修改多次施工方案和组织专家团队论证后,加大了机械设备施工数量,确保了工程的有序推进。”在采访中,项目总工回忆道。面对重重困难,中国二十二冶项目部主动出击、主动作为。创新使用了“网格化”管理方式,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并根据目标节点制定阶段性计划,倒排工期,项目人员加班到凌晨已成为一种常态。
记者了解到,在工程建设中,面临着建设周期短,疫情防控压力大的难题,项目部管理人员群策群力,项目总工带领安全、技术质量、工程、材料、预算等部门相关人员现场实地研究,给出解决方案,在重要的施工节点,管理人员与工人们加班加点,集中所有力量,确保工期节点。在防疫措施上每天对人员进出场进行实名制登记,坚持查验核酸报告、健康码、通行码、测量体温等,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不误。
“双碳”目标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发展的前进方向。目前,咸宁南玻光伏封装生产线项目进入了施工关键期,中国二十二冶的建设者们秉承“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朴实厚重的中冶精神,用实干担当加速推进项目建设,为尽快投产奋力拼搏,致力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共谋绿色未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