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台站 百年老站的华丽转身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参建北京铁路枢纽丰台站改建二标段钢结构工程
“从6月20日开始运行以来,客流逐渐攀升。”北京丰台站综合服务中心的客运服务员张月说。近日,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丰台站正式投入运营,人们进出京有了更多选择。随着它的运营,丰台站一百多年的历史也被广为人知,该车站建于清末,是北京城最早的一座火车站,它见证了中国铁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据了解,由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参建的北京铁路枢纽丰台站改建工程作为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主体结构以劲钢结构为主,局部为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结构。在总体施工中,中国二十二冶承担其P1-11轴区间钢结构工程深化设计、材料采购、加工制作、运输、安装等工作任务,工程量80000余吨。
北京西南三环外,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的北京丰台站,几乎相当于56个标准足球场。“丰台站每小时最高可容纳14000人同时候车,设有32条到达出发线,32个客运站台面,是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它的总用钢量近20万吨,7万多条焊缝均有唯一编号。400多米长的中央光庭、200多根导光管反射自然光,每年可节约用电90多万度,减少碳排放900余吨。”在采访中,丰台站副站长王建介绍到。
北京丰台站不仅是通透敞亮,还在“静音”与“减震”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旅客在中间夹层换乘,下面是地面层普速车场,上面则是高速车场。为了减少双层车场布置给旅客候车带来的震感,丰台站在结构柱与梁之间安装阻尼器和钢支座,犹如在高架候车层顶板上装置“缓冲气囊”,有效的减小高速车场给旅客候车带来的震感。
在工程建设中,二十二冶项目部有效克服了钢结构焊接量大、焊接质量要求严格、钢材特殊、工期紧张等难题,立足打造智慧工地、绿色工地,运用BIM技术、二维码技术、私有云技术、智能工业网和大数据分析五大技术手段,率先推出二十二冶钢结构全生命周期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顺利保证工期节点。
目前,中国二十二冶参建的北京丰台站已开通运营,新丰台站以“新的服务设施、服务理念、服务标准”全面呈现在世人面前。从“北京最早”到成为“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丰台站的成功蜕变,为首都再添新地标,成为“最美铁路”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城市交通新格局建设,展现出强大的祖国力量。
相关推荐: